CCPortal
澳研究讨论后净零世界的未知情况
原文题名Preparing for a Post-net-zero World
《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译者迪里努尔 刘燕飞
发表日期2022-08-11
原文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2-01446-x
正文

8月1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等机构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题为《为后净零世界做准备》(Preparing for a Post-net-zero World)的评论性文章,讨论了后净零时代的重大未知情况。文章指出,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将继续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必须了解如何应对一个不断变冷的星球,并为此做好准备。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望很快达到峰值,一些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净零排放目标,一种全新的全球气候可能即将到来。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净零,那么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是全球变冷;在温室气体净负排放的情况下,降温作用会更大。因此,有必要了解目前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行动如何影响净零排放后的气候。

全球变冷之后可能出现许多未知的特征。净零排放之后决定气候性质的主要因素将涉及:①升温峰值水平。升温峰值水平将影响气候变冷,尤其是在导致地球系统不可逆转变化的临界点出现突破的情况下,比如南极西部冰盖的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与全球变暖峰值密切相关,并且无论变暖达到什么水平,海平面上升都将在达到净零之后持续。全球升温峰值为4 ℃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比升温峰值为2 ℃时更大。②全球降温速率。在不考虑火山爆发等短期冷却效应的情况下,全球温室气体净负排放量的大小将决定地球降温的速度。不同的全球降温速率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可能与之前的全球变暖峰值水平有关。二氧化碳吸收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可能会限制全球降温速度。③变冷后稳定的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目标。从地质学角度来看,未来合理的气候目标应类似于工业化之前的气候状况;达到变暖峰值之后,人类基础设施和贸易网络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为变暖的气候;最合适的全球温度目标将取决于优先考虑的是保护世界人民,还是限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冰冻圈等地球系统的长期破坏。④其他因素,例如用于实现温室气体净负排放的碳吸收方法以及碳源和碳汇的演变等。

该研究提出2条主要的研究途径。首先,鉴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主要的气候预估模拟大多运行到2100年,且只有1个情景中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21世纪末期下降到负值,建议CMIP的下一阶段应当包括净负温室气体排放试验。考虑从不同的全球变暖水平开始进行负排放模拟,在不同的负排放速率的强迫下,全球温度下降并稳定至不同的水平。模拟应覆盖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以了解温室气体负排放的气候冷却效应和之后的稳定效应。

其次,目前的《巴黎协定》框架,包括周期性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s)和定期的全球盘点,其目标是将全球变暖控制在远低于2 ℃以内,并努力将变暖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1.5 ℃以内。然而,《巴黎协定》并没有对净零排放之后的世界做出明确规定。关于如何设定净零排放之后的目标,有多种选择:①重点在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上,以气温缓慢下降和温室气体零排放为目标,或者以全球温度稳定之前更快速的降温和减排为目标;②目标也可以发生变化,重点在于达到一定的累积负排放量,或将全球温度稳定至某一水平,或大气中温室气体达到某一浓度。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262996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澳研究讨论后净零世界的未知情况. 202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