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云贵高原北部夷平面时代、性质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 | |
项目编号 | 40301004 |
李德文 | |
项目主持机构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开始日期 | 2004-01 |
结束日期 | 2006-12 |
中文摘要 | 【中文摘要】选择与青藏高原纬度相近的云贵高原北部若干典型地段为靶区. 对夷平面进行数字高程统计(4个地段)、表生锰氧化物测年(4个地段)和相关沉积(盐源盆地)研究. 旨在查明典型地段夷平面的性质及其空间变化特征, 建立基本的夷平面同位素年代框架, 并与从相关沉积盆地获取的资料进行相互对比和验证. 结合前人资料, 本研究试图从地貌、沉积两方面探讨区域夷平面形成演化与构造隆升之间的关系. 在深入探讨区域地貌演化-构造活动-环境变迁相互关系的同时, 在区域对比和研究方法上对青藏高原夷平面研究乃至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题摘要】项目1.对滇中晋宁风化壳剖面中一个表生锰结核断面的研究获得9个熔点的激光40Ar/39Ar原位测量数据(其中6个采用27步逐步加热方法获得),显示其形成年代在J3晚期-k1早期,表明即使在劳亚大陆这样构造相对活跃的地区,仍有残留的古老的中生代地貌面的存在,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可以为研究固体地球演化提供框架和约束条件。这也是目前获取的全世界最老的表生锰氧化物绝对年代(以前只在南美获得过约70Ma B.P.中生代末马斯特里赫特期的风化年代),对认识地球多圈层之间大尺度时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2.对滇西龙川江盆地内晚新生代沉积两个天然剖面和两个钻孔岩芯进行了系统测量和采样。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沉积学对盆地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和沉积环境变迁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盆地沉积一直持续到晚第四纪时期;地层与年代学证据表明晚第四纪以来龙川江断裂两侧同层位垂直断距达百米。这些认识对进一步研究滇西地貌演化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3.对冰川沉积组构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特征值/特征向量),这项工作有利于古老冰碛物的识别和对比。 |
中文关键词 | 40Ar/39Ar测年 风化年代学 盆地分析 夷平面 组构分 |
英文关键词 | 40Ar/39Ar dating;weathering g |
学科分类 | 08 - 地球科学 ; 0801 - 地理学 |
资助机构 | CN-NSFC |
项目经费 | 300000 |
项目类型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 | 中国 |
语种 | 中文 |
来源机构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项目 |
条目标识符 | 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195455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德文.云贵高原北部夷平面时代、性质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200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德文]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德文]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德文]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