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Data Portal
利用遥感和实地监测数据对纳木错流域水热循环过程的研究 | |
项目编号 | 41011140071 |
康世昌![]() | |
项目主持机构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开始日期 | 2010-04-01 |
结束日期 | 2012-12-01 |
中文摘要 | 【结题摘要】青藏高原路面和大气之间通过动量、热量和水汽的交换,影响着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藏高原上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1091个,其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3.75%。湖泊对青藏高原的大气和地表之间的水热循环以及其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项目通过在青藏高原中部纳木错湖边架设气象观测仪器获取实地观测资料,结合最新的卫星数据和湖面热量水分收支平衡模式,对纳木错流域的热量循环和水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湖面和陆面)与大气的感热和潜热能量交换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深水湖泊,在季风期结束后可向大气释放大量热量。纳木错年际湖面蒸发量(658mm),是本地区陆面蒸发的2倍,也大于本地区年降水量(415mm)。初步估计纳木错流域内河流径流深为243mm(=658-415mm);通常夜间陆面温度低于气温,而且季风期夜间湖面温度大于气温,从而造成陆-气界面和湖(水)气界面不同的能量传递过程;在本项目资助下,中日科学家进行多次互访,特别通过对观测地实地的考察和交流,有效的保障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
中文关键词 | 青藏高原 纳木错 大气环流 水热循环 合作交流 |
英文关键词 | Tibetan Plateau;Nam Co;atmospheric circulation;heat and water circulation;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
学科分类 | 0801 - 地理学;08 - 地球科学 |
资助机构 | CN-NSFC |
项目经费 | 187000 |
项目类型 |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国家 | 中国 |
语种 | 中文 |
来源机构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项目 |
条目标识符 | http://gcip.llas.ac.cn/handle/2XKMVOVA/195428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康世昌.利用遥感和实地监测数据对纳木错流域水热循环过程的研究.20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康世昌]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康世昌]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康世昌]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