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ortal
珠峰顶的首份超声图和脑电数据被传回  科技资讯
时间:2024-05-22   作者: 刁雯蕙  来源:[中国] 科学网

 

5月21日,记者了解到,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为未来的科学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启发。

4月18日,华大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开启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华大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据了解,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来助力构建高原人体健康生命大模型。华大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介绍:“2010年,我们基于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性基因EPAS1;这一次,我们转向了时空法则,希望能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化对遗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未来可为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的多组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支撑,助力高原环境监测和高原医学发展。

登山队员使用无线掌上超声进行远程会诊 华大供图


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使用无线掌上超声设备完成了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团队的连线,成功实现会诊,并对登山队员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以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在珠峰顶采集静息态脑电数据和皮肤微生物样本 华大供图


现场,华大研发的无线掌上超声随队登顶珠峰,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这是全球首张诞生于世界之巅的超声图。此外,登山队员的静息态脑电数据也被记录下来。

对于本次华大珠峰科研计划的目标,汪建表示:“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队伍,把更多的仪器设备搬到更高的海拔上来,探讨人类在极限条件下的生理机制等科学问题,希望能够对生命起源、物种演化、气候变化、地外生命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未来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87.shtm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